回到
頂端
No items found.
©泊人ANKR
vol.01
TAICCA聚焦

永續發展,以國際趨勢為例 臺灣音樂也做得到

產業研究
vol.01
產業研究

永續發展,以國際趨勢為例 臺灣音樂也做得到

永續發展,以國際趨勢為例,臺灣音樂也做得到

收錄於
No items found.
©泊人ANKR

在去年底的COP26簽訂格拉斯哥氣候協定後,2050年淨零排放(Net Zero)已是全球氣候行動的共識。而音樂產業也不例外,全球三大音樂唱片公司,環球、華納、Sony以及部分廠牌也回應簽署音樂氣候協定,目標2030年減碳50%、2050年淨零排放。¹

<span class="caption">1 Music Climate Pact</span>

以音樂喚起樂迷環境永續意識

2016年生祥樂隊的概念專輯《圍庄》,拍謝少年〈山盟〉、 桑布伊〈擁抱〉, 還有串聯南島文化,研擬公平交易音樂合約的小島大歌,均大量觸及環境議題,漂流出口主唱,Putad也在去年文策院TCCF創意內容大會的花園練習,呼籲要好好愛護海洋,愛護大自然,守護我們的家園。

ANKR泊人,以DJ Live Sessions方式走入大自然,用電子音樂記錄土地的醇美,試圖用不同載體傳達永續理念。還有更多如張懸、陳綺貞、CICADA、淺堤及瘦子Eso等,都在音樂作品省思環境。

落實淨零排放,走入環境永續

早自2000年,知名英國樂團「Radiohead」已將環境永續議題融入音樂。2003年《Hail to the Thief》專輯於北美巡演時即開始計算排碳足跡,再將數據應用到2007年《In Rainbows》專輯巡演。2008年歐洲巡迴也減少以飛機進行人員和設備運輸,演出選在有大眾運輸的場館,鼓勵電子門票及現場資源回收,照明使用節能LED,這在當時是很創新的作為。

同樣的,「Massive Attack」於2019年與曼徹斯特大學Tyndall Centre合作發布報吿²,融合巡演數據、碳足跡,作為產業巡演時減少排碳的參考。去年COP26期間揭露企業利用媒體的「greenwashing(漂綠行為)」,呼籲共同抵制漂綠企業。

「Queen」吉他手布萊恩梅,與全球大學生合作,以經典歌曲〈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〉做為COP26背景音樂,推出動畫影片描繪環境威脅,呼籲各國領袖拿出實際作為。此外「Coldplay」也在去年底宣布2022年〈Music Of The Spheres〉全球巡演,將使用太陽能、生物燃料及風扇轉化動能的動力地板等,落實其12項循環經濟任務,目標要比前次巡演碳排減半。

英國文化產業永續發展組織Julie's Bicycle也推出Green Music Guide提供給音樂產業業者參考³,在唱片製作、演唱會及巡演,哪些環節與細節可以減碳。

<span class="caption">2 Roadmap To Super Low Carbon Live Music</span>
<span class="caption">3 Green Music Guide</span>

臺灣的淨零排放落實,我們還能做更多

回到臺灣,知名連鎖超商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合作五年環境關懷計畫,由Leo王×韓森×PUZZLEMAN共同製作〈不能只有我看見〉主題曲,結合齊柏林《看見臺灣》紀錄片悠久的IP影響力要讓環境議題持續被「關注」。

臺南的「浪人祭」則是國內首開強調環保的音樂祭;同時找來臺灣靑年氣候聯盟、環境資訊中心等環團設攤,並攜手裝置藝術運用回收物搭建舞臺。還有推動一次性容器減量的「好盒器」,現身於各大音樂現場,企圖提倡音樂節乃至城市的循環經濟。

關於淨零排放,音樂產業如何落實,其實也考驗著產業資源管理、降低污染與碳排的能力。音樂的重要性在於同時扮演了倡議與行動的雙重角色,當越來越多人參與響應,淨零排放目標將也會是產業迎向創新與永續發展之契機。

發表日期:
2022-04-30
最近更新日期:
2024-05-31
責任編輯:洪婉馨、曾資涵

在去年底的COP26簽訂格拉斯哥氣候協定後,2050年淨零排放(Net Zero)已是全球氣候行動的共識。而音樂產業也不例外,全球三大音樂唱片公司,環球、華納、Sony以及部分廠牌也回應簽署音樂氣候協定,目標2030年減碳50%、2050年淨零排放。¹

<span class="caption">1 Music Climate Pact</span>

以音樂喚起樂迷環境永續意識

2016年生祥樂隊的概念專輯《圍庄》,拍謝少年〈山盟〉、 桑布伊〈擁抱〉, 還有串聯南島文化,研擬公平交易音樂合約的小島大歌,均大量觸及環境議題,漂流出口主唱,Putad也在去年文策院TCCF創意內容大會的花園練習,呼籲要好好愛護海洋,愛護大自然,守護我們的家園。

ANKR泊人,以DJ Live Sessions方式走入大自然,用電子音樂記錄土地的醇美,試圖用不同載體傳達永續理念。還有更多如張懸、陳綺貞、CICADA、淺堤及瘦子Eso等,都在音樂作品省思環境。

落實淨零排放,走入環境永續

早自2000年,知名英國樂團「Radiohead」已將環境永續議題融入音樂。2003年《Hail to the Thief》專輯於北美巡演時即開始計算排碳足跡,再將數據應用到2007年《In Rainbows》專輯巡演。2008年歐洲巡迴也減少以飛機進行人員和設備運輸,演出選在有大眾運輸的場館,鼓勵電子門票及現場資源回收,照明使用節能LED,這在當時是很創新的作為。

同樣的,「Massive Attack」於2019年與曼徹斯特大學Tyndall Centre合作發布報吿²,融合巡演數據、碳足跡,作為產業巡演時減少排碳的參考。去年COP26期間揭露企業利用媒體的「greenwashing(漂綠行為)」,呼籲共同抵制漂綠企業。

「Queen」吉他手布萊恩梅,與全球大學生合作,以經典歌曲〈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〉做為COP26背景音樂,推出動畫影片描繪環境威脅,呼籲各國領袖拿出實際作為。此外「Coldplay」也在去年底宣布2022年〈Music Of The Spheres〉全球巡演,將使用太陽能、生物燃料及風扇轉化動能的動力地板等,落實其12項循環經濟任務,目標要比前次巡演碳排減半。

英國文化產業永續發展組織Julie's Bicycle也推出Green Music Guide提供給音樂產業業者參考³,在唱片製作、演唱會及巡演,哪些環節與細節可以減碳。

<span class="caption">2 Roadmap To Super Low Carbon Live Music</span>
<span class="caption">3 Green Music Guide</span>

臺灣的淨零排放落實,我們還能做更多

回到臺灣,知名連鎖超商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合作五年環境關懷計畫,由Leo王×韓森×PUZZLEMAN共同製作〈不能只有我看見〉主題曲,結合齊柏林《看見臺灣》紀錄片悠久的IP影響力要讓環境議題持續被「關注」。

臺南的「浪人祭」則是國內首開強調環保的音樂祭;同時找來臺灣靑年氣候聯盟、環境資訊中心等環團設攤,並攜手裝置藝術運用回收物搭建舞臺。還有推動一次性容器減量的「好盒器」,現身於各大音樂現場,企圖提倡音樂節乃至城市的循環經濟。

關於淨零排放,音樂產業如何落實,其實也考驗著產業資源管理、降低污染與碳排的能力。音樂的重要性在於同時扮演了倡議與行動的雙重角色,當越來越多人參與響應,淨零排放目標將也會是產業迎向創新與永續發展之契機。

發表日期:
2022-04-30
最近更新日期:
2024-05-31
責任編輯:洪婉馨、曾資涵
文章作者
謝育哲
家有巨貓,愛聽音樂,走過華語金曲年代的歹勢中年。近期關注音樂文化與環境永續議題。
謝育哲
家有巨貓,愛聽音樂,走過華語金曲年代的歹勢中年。近期關注音樂文化與環境永續議題。
謝育哲
家有巨貓,愛聽音樂,走過華語金曲年代的歹勢中年。近期關注音樂文化與環境永續議題。
看看更多
產業研究
文章
事件追蹤
No items found.
數據觀點
No items fou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