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
頂端
No items found.
©shutterstock
vol.04
TAICCA聚焦

從網路書海中的讀者找趨勢, 掌握數位閱讀的浪尖!

產業研究
vol.04
產業研究

從網路書海中的讀者找趨勢, 掌握數位閱讀的浪尖!

從網路書海中的讀者找趨勢, 掌握數位閱讀的浪尖!

收錄於
No items found.
©shutterstock

2021年臺灣疫情嚴峻時民眾的閱讀行為縮減,影視娛樂時間增加,2022年閱讀率回升到83%,同時也可以看到透過網路線上或電子數位形式閱讀的人口增加,2022年整體出版讀者(含圖書、雜誌、漫畫)有90%透過數位管道閱讀。回推整體臺灣社會,等同於75%的臺灣民眾近一年有數位閱讀,2022年比率超越前兩年表現,讓我們深入剖析數位閱讀行為的變化,一探成長的動能與未來潛力!1
<span class="caption">1 本文資料來源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》,依照臺灣人口比例網路問卷調查15-69歲民眾。</span>


30-49歲數位閱讀率快速成長,數位讀者從年輕族群往青中年蔓延擴大!

臺灣女性閱讀圖書的比率較男性高,男性則是雜誌、漫畫有較高的閱讀率,特別是漫畫更傾向選擇數位形式閱讀,形成近三年來整體都是男性數位閱讀率較高的現象。年齡部分,過往以15-29歲數位閱讀率最高,且2021年閱讀率衰退時的波動最小,但2022年30-49歲族群爆發式成長,其中30-39歲的數位閱讀表現已追上20-29歲族群。50-59歲則於2022年回到2020年水準,60-69歲歷年數位閱讀率皆維持五成,閱讀行為未隨著整體市場環境產生相對應的管道使用變化。

<span class="g-head">整體臺灣民眾數位閱讀率</span>

資料來源: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

<span class="g-head">歷年各年齡層數位閱讀率</span>

資料來源: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

數位閱讀付費率未達四成,免費網路管道式微,電子書正崛起!

隨年度變化,整體出版讀者逐漸往混合實體與數位形式的閱讀方向發展,但須留心的是數位讀者同時閱讀實體紙本書籍的比率逐漸下降,2022年從以往的九成降至不到八成的77%,慢慢轉變為純數位使用者,若數位閱讀仍停留在免費閱讀的階段,對產業的衝擊勢必會持續擴大,所幸2022年調查結果顯示市場也出現好的轉變,整體數位閱讀的付費率為38%,數位讀者增加的同時,讀者只透過免費網路管道閱讀的占比大幅減少!

為了更全面地暸解數位閱讀行為,2022年調查新增圖書館選項,整體數位讀者有26%透過圖書館線上電子借閱。為利於年度比較,針對購買電子書刊、付費訂閱和免費網路管道三種方式,比較2020年至2022年數位讀者管道使用狀況。在沒有購買電子書刊或付費訂閱的情況下,2020年和2021年整體數位讀者皆有七成五僅單純使用免費網路管道,2022年比率下降至60%,其中20-39歲只使用免費網路管道的比率下降最多。2022年20-49歲數位讀者只使用免費網路管道閱讀的比率低於六成,相對而言15-19歲卻高達71%,顯見推廣青少年付費數位閱讀的困境。

歷年各類書刊主要皆透過免費網路管道被閱讀。雜誌除了免費網路管道外,次要的閱讀方式為付費訂閱制,圖書和漫畫則傾向購買電子書刊,隨著2022年免費管道使用者縮減,電子書市場的消費者是否增加呢?答案是有的!

2022年有28%的數位讀者購買電子書刊,數位讀者擴大的同時,購買率相較2021年提升9.9個百分點,代表整體臺灣社會有更多人進入電子書市場!2020年購買電子書刊的數位讀者以15-39歲居多,但40-49歲族群於2021年閱讀人數衰退之時逆勢成長,因此2022年以20-49歲電子書刊購買率超過三成為關鍵消費者。

剖析數位讀者結構,各年齡層需以不同的策略開發核心高貢獻讀者!

各類書籍中以圖書的數位閱讀頻率為最高,次之為漫畫,數位閱讀雜誌的頻率最低,多數為一週一次或更少。整體數位讀者有31%在圖書、雜誌或漫畫任一刊物為每天閱讀,相較之下實體讀者僅20%有任一刊物為每天閱讀,數位閱讀的黏著度較實體紙本刊物高。若根據「頻率2」和「付費」兩個維度,將數位閱讀者拆分為四個族群,高頻率且付費的數位閱讀者占比15%,將近一半的數位讀者是低頻率且未付費的淺層使用者。

<span class="g-head">2022年數位讀者使用狀況分布</span>

資料來源: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

將數位讀者拆解各個年齡層進行分析,15-39歲數位讀者最多,但卻有明顯的分歧,15-19歲多為淺層數位讀者,近六成為低頻率且未付費使用者,高頻率且有付費的核心數位讀者僅7%;20-29歲不僅數位閱讀率高,整體結構高達22%為核心數位讀者;30-39歲雖有高比率付費數位閱讀,但閱讀頻率較為分散,因此核心數位讀者的比率僅12%。三個年齡層出現截然不同的數位閱讀情況:15-19歲有大量的閱讀需求但消費能力為主要障礙,閱讀頻率也略低於20-29歲,需要以免費內容為誘因進一步培養消費;20-39歲是數位閱讀的主力和未來深度開發的核心;20-29歲的優勢為數位閱讀頻率高,但消費力仍待挖掘開發,30-39歲則相反,付費率高但需要刺激在數位閱讀的投入度,從低頻率的暫時需求轉為高頻率黏著使用。

40-69歲選擇數位閱讀的人數雖依年齡遞減,但並非全為淺層數位讀者,低頻率且未付費的讀者約五成,核心數位讀者則占一成,就算是最年長的60-69歲也同樣有一成的核心讀者,顯示40歲以上的難度在於使用網路和電子設備閱讀的門檻,一旦投入數位閱讀,整體的閱讀行為未必與年輕族群有斷層落差。
<span class="caption">2 本文將有任一刊物(圖書、雜誌、漫畫)每天數位閱讀歸類為高頻率閱讀,反之則為低頻率的方式劃分使用習慣。</span>


閱讀內容走向多元化,分頭進擊外也需要合作壯大來拓展新讀者、深化既有使用者!

不只閱讀的形式往實體與數位混合的趨勢發展,觀察近三年圖書、雜誌、漫畫三大類型的數位閱讀競合關係,讀者閱讀的內容也更多元化。2020年和2021年數位讀者只閱讀一種刊物的比率分別為54%、68%,各年齡層有集中於特定類型的閱讀範疇,比如說15-29歲數位閱讀漫畫、30-49歲集中於圖書、50-69歲分流為圖書和雜誌,但2022年整體數位讀者閱讀單一類型的比率不只降至四成,更有22%數位讀者閱讀三種不同類型的刊物!

2022年15-39歲數位讀者以閱讀「圖書+漫畫」組合為大宗,40-69歲數位讀者雖仍以「只閱讀圖書」的比率最高,但無論哪一個年齡層皆有一半以上的讀者接觸至少兩種刊物,顯示讀者閱讀範疇擴大,需求變得更豐富。

<span class="g-head">閱讀兩種以上刊物的數位讀者比率</span>

資料來源: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

數位讀者的訴求不外乎就是方便、隨時,並受價格與優惠活動影響。在數位閱讀快速變化下,產業更須合縱連橫以即時滿足消費者多變的需求,讓已經半隻腳踏入的消費者願意繼續看、付費看、看更多!

發表日期:
2023-09-30
最近更新日期:
2024-03-31
責任編輯:洪婉馨、曾資涵

2021年臺灣疫情嚴峻時民眾的閱讀行為縮減,影視娛樂時間增加,2022年閱讀率回升到83%,同時也可以看到透過網路線上或電子數位形式閱讀的人口增加,2022年整體出版讀者(含圖書、雜誌、漫畫)有90%透過數位管道閱讀。回推整體臺灣社會,等同於75%的臺灣民眾近一年有數位閱讀,2022年比率超越前兩年表現,讓我們深入剖析數位閱讀行為的變化,一探成長的動能與未來潛力!1
<span class="caption">1 本文資料來源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》,依照臺灣人口比例網路問卷調查15-69歲民眾。</span>


30-49歲數位閱讀率快速成長,數位讀者從年輕族群往青中年蔓延擴大!

臺灣女性閱讀圖書的比率較男性高,男性則是雜誌、漫畫有較高的閱讀率,特別是漫畫更傾向選擇數位形式閱讀,形成近三年來整體都是男性數位閱讀率較高的現象。年齡部分,過往以15-29歲數位閱讀率最高,且2021年閱讀率衰退時的波動最小,但2022年30-49歲族群爆發式成長,其中30-39歲的數位閱讀表現已追上20-29歲族群。50-59歲則於2022年回到2020年水準,60-69歲歷年數位閱讀率皆維持五成,閱讀行為未隨著整體市場環境產生相對應的管道使用變化。

<span class="g-head">整體臺灣民眾數位閱讀率</span>

資料來源: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

<span class="g-head">歷年各年齡層數位閱讀率</span>

資料來源: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

數位閱讀付費率未達四成,免費網路管道式微,電子書正崛起!

隨年度變化,整體出版讀者逐漸往混合實體與數位形式的閱讀方向發展,但須留心的是數位讀者同時閱讀實體紙本書籍的比率逐漸下降,2022年從以往的九成降至不到八成的77%,慢慢轉變為純數位使用者,若數位閱讀仍停留在免費閱讀的階段,對產業的衝擊勢必會持續擴大,所幸2022年調查結果顯示市場也出現好的轉變,整體數位閱讀的付費率為38%,數位讀者增加的同時,讀者只透過免費網路管道閱讀的占比大幅減少!

為了更全面地暸解數位閱讀行為,2022年調查新增圖書館選項,整體數位讀者有26%透過圖書館線上電子借閱。為利於年度比較,針對購買電子書刊、付費訂閱和免費網路管道三種方式,比較2020年至2022年數位讀者管道使用狀況。在沒有購買電子書刊或付費訂閱的情況下,2020年和2021年整體數位讀者皆有七成五僅單純使用免費網路管道,2022年比率下降至60%,其中20-39歲只使用免費網路管道的比率下降最多。2022年20-49歲數位讀者只使用免費網路管道閱讀的比率低於六成,相對而言15-19歲卻高達71%,顯見推廣青少年付費數位閱讀的困境。

歷年各類書刊主要皆透過免費網路管道被閱讀。雜誌除了免費網路管道外,次要的閱讀方式為付費訂閱制,圖書和漫畫則傾向購買電子書刊,隨著2022年免費管道使用者縮減,電子書市場的消費者是否增加呢?答案是有的!

2022年有28%的數位讀者購買電子書刊,數位讀者擴大的同時,購買率相較2021年提升9.9個百分點,代表整體臺灣社會有更多人進入電子書市場!2020年購買電子書刊的數位讀者以15-39歲居多,但40-49歲族群於2021年閱讀人數衰退之時逆勢成長,因此2022年以20-49歲電子書刊購買率超過三成為關鍵消費者。

剖析數位讀者結構,各年齡層需以不同的策略開發核心高貢獻讀者!

各類書籍中以圖書的數位閱讀頻率為最高,次之為漫畫,數位閱讀雜誌的頻率最低,多數為一週一次或更少。整體數位讀者有31%在圖書、雜誌或漫畫任一刊物為每天閱讀,相較之下實體讀者僅20%有任一刊物為每天閱讀,數位閱讀的黏著度較實體紙本刊物高。若根據「頻率2」和「付費」兩個維度,將數位閱讀者拆分為四個族群,高頻率且付費的數位閱讀者占比15%,將近一半的數位讀者是低頻率且未付費的淺層使用者。

<span class="g-head">2022年數位讀者使用狀況分布</span>

資料來源: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

將數位讀者拆解各個年齡層進行分析,15-39歲數位讀者最多,但卻有明顯的分歧,15-19歲多為淺層數位讀者,近六成為低頻率且未付費使用者,高頻率且有付費的核心數位讀者僅7%;20-29歲不僅數位閱讀率高,整體結構高達22%為核心數位讀者;30-39歲雖有高比率付費數位閱讀,但閱讀頻率較為分散,因此核心數位讀者的比率僅12%。三個年齡層出現截然不同的數位閱讀情況:15-19歲有大量的閱讀需求但消費能力為主要障礙,閱讀頻率也略低於20-29歲,需要以免費內容為誘因進一步培養消費;20-39歲是數位閱讀的主力和未來深度開發的核心;20-29歲的優勢為數位閱讀頻率高,但消費力仍待挖掘開發,30-39歲則相反,付費率高但需要刺激在數位閱讀的投入度,從低頻率的暫時需求轉為高頻率黏著使用。

40-69歲選擇數位閱讀的人數雖依年齡遞減,但並非全為淺層數位讀者,低頻率且未付費的讀者約五成,核心數位讀者則占一成,就算是最年長的60-69歲也同樣有一成的核心讀者,顯示40歲以上的難度在於使用網路和電子設備閱讀的門檻,一旦投入數位閱讀,整體的閱讀行為未必與年輕族群有斷層落差。
<span class="caption">2 本文將有任一刊物(圖書、雜誌、漫畫)每天數位閱讀歸類為高頻率閱讀,反之則為低頻率的方式劃分使用習慣。</span>


閱讀內容走向多元化,分頭進擊外也需要合作壯大來拓展新讀者、深化既有使用者!

不只閱讀的形式往實體與數位混合的趨勢發展,觀察近三年圖書、雜誌、漫畫三大類型的數位閱讀競合關係,讀者閱讀的內容也更多元化。2020年和2021年數位讀者只閱讀一種刊物的比率分別為54%、68%,各年齡層有集中於特定類型的閱讀範疇,比如說15-29歲數位閱讀漫畫、30-49歲集中於圖書、50-69歲分流為圖書和雜誌,但2022年整體數位讀者閱讀單一類型的比率不只降至四成,更有22%數位讀者閱讀三種不同類型的刊物!

2022年15-39歲數位讀者以閱讀「圖書+漫畫」組合為大宗,40-69歲數位讀者雖仍以「只閱讀圖書」的比率最高,但無論哪一個年齡層皆有一半以上的讀者接觸至少兩種刊物,顯示讀者閱讀範疇擴大,需求變得更豐富。

<span class="g-head">閱讀兩種以上刊物的數位讀者比率</span>

資料來源:《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

數位讀者的訴求不外乎就是方便、隨時,並受價格與優惠活動影響。在數位閱讀快速變化下,產業更須合縱連橫以即時滿足消費者多變的需求,讓已經半隻腳踏入的消費者願意繼續看、付費看、看更多!

發表日期:
2023-09-30
最近更新日期:
2024-03-31
責任編輯:洪婉馨、曾資涵
文章作者
林美伶
音樂雜食者,近期興趣是看 Reaction 影片,總是以慢速追劇,目前在文策院協助各式調查研究案之進行。
林美伶
音樂雜食者,近期興趣是看 Reaction 影片,總是以慢速追劇,目前在文策院協助各式調查研究案之進行。
林美伶
音樂雜食者,近期興趣是看 Reaction 影片,總是以慢速追劇,目前在文策院協助各式調查研究案之進行。
看看更多
產業研究
文章
事件追蹤
No items found.
數據觀點
No items found.